为筑牢公共安全防线、维护清朗网络空间,近日,许昌市委网信办以“群众在哪里,宣传就到哪里”为主题,把“识谣辨谣”搬进群众日常生活,让安全知识从“纸上”落到“心上”,切实提升群众网络素养与安全防范能力。
禹州市
“原来‘暴雨致水库溃堤’的视频是几年前的旧闻!这短片讲得真清楚,以后再也不瞎转发了。”刚在禹州奥斯卡影城看完辟谣短片的市民李女士,拿着工作人员发放的宣传页认真说道。
让观众在观影休闲的场景中了解网络谣言,禹州市委网信办精选全市12家主流影院,在影片开场前5分钟黄金时段,循环播放《灾害谣言“拆弹指南”》短视频,通过 “谣言还原+专家解读+法律警示” 的三段式结构,直观拆解“极端天气停水停电”“水库超汛限水位泄洪”等6类高频谣言,用“案例说话”让群众看清谣言编造套路。
同时,工作人员在影院入口、休息区设置“辟谣服务岗”,发放“权威信息查询渠道”“12377网络举报流程”“灾害自救常识”的三合一宣传页,累计覆盖观众5万余人次。
建安区
“奶奶,您看这个‘扫码领防汛物资’的链接,其实是诈骗分子套取个人信息的手段!” 在许昌市建安区陈曹乡孙拐社区文化广场,志愿者正拿着手机,向围坐的老年人讲解网络谣言与电信诈骗的关联套路。
针对暑期青少年居家上网多、老年人易被谣言误导的特点,建安区委网信办联合区司法局开展“安全守护进社区”活动,组建由网信干部、律师、大学生志愿者组成的“宣讲小分队”,以“案例解析 + 互动问答”的形式,围绕“防溺水谣言识别”“电信诈骗与网络谣言关联”“青少年文明上网”三大主题展开宣传。同时,针对老年人关注的“防汛物资申领”“灾后补贴发放”等话题,律师现场解读《网络安全法》《治安管理处罚法》相关条款,提醒群众警惕“谣言 + 诈骗”的复合型陷阱。
此次活动累计覆盖社区居民800余人次,解答群众疑问120余条,发放《青少年上网安全手册》《老年人防谣言指南》500余册。
开发区
“大家看这张图,左边是网友编造的‘龙湖游园积水没过膝盖’的旧图,右边是我们今天上午拍的实景,根本没有积水!”,在许昌经济技术开发区龙湖游园,网信部门工作人员正拿着对比图,向散步的市民揭露防汛期间的常见谣言。
结合夏季汛期特点,开发区网信部门将“防汛安全+谣言破解”宣传搬进群众日常休闲的游园,通过“线下宣讲+线上推送”双线发力。线下设置“防汛辟谣咨询台”,发放包含“暴雨预警等级划分”“雷雨天气避险技巧”“谣言举报方式”的《防汛安全口袋书》,线上通过社区微信群、物业通知群,推送防汛谣言短视频,揭露“夸大灾情博眼球”“编造泄洪通知”等谣言,累计覆盖居民500余人次。
“汛期大家本来就担心安全,谣言一传播更容易慌。我们把真实案例和防汛知识结合起来讲,既让群众学会辨谣言,又能掌握实用避险技能。”开发区网信部门工作人员介绍,活动中还组织了“防汛知识小测试”,市民答对题目可领取应急手电筒、防水袋等实用物资,进一步提升参与积极性,累计发放应急物资300余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