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味要“浓”,谣言要“清”。为积极营造喜庆祥和的春节网络氛围,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,我们聚焦涉“三春”、文旅消费、食品安全等重点领域,突出协同联动,优化形式载体,在全省开展“辟谣迎新 e起过年”专题宣传活动,持续提升网络辟谣传播力、影响力,让传统佳节安心又暖心。
抢抓“好时机”,线上线下齐发力
春节期间,如何让网络辟谣宣传有“新”更有“心”?我们紧抓中央网信办“清朗·2025年春节网络环境整治”专项行动重要契机,利用春节期间“人流量大”关键优势,主动抢占网络辟谣宣传“新阵地”,让真相成为传统佳节的“护身符”。
线下组织各地深入商超、影院、集市、广场、景区等重点场所开展宣传活动,将春节传统文化与网络辟谣有机融合,以“写春联”“猜灯谜”“说快板”“看民俗”“发手册”“讲知识”等形式开展辟谣系列宣传活动250余场,覆盖人次超210万。线上进行矩阵式多维传播,设置“辟谣迎新 e起过年”“辟谣不打烊”等话题10余个,各地发布相关宣传稿件90余篇,省级重点媒体转发宣推30余篇,全网阅读总量超700万。
打好“组合拳”,让网络辟谣飞入寻常百姓家
当“辟谣”遇上“佳节”,各地玩出了新花样,不断推动网络辟谣宣传“上得厅堂”“进得影院”“入得街坊”......
年俗里的辟谣——
“上联:扫码领奖莫轻信,下联:谣言套路要看清,横批:安心过年”,“三人成虎,谣言起,智者止,真相明——打一辟谣宣传用语”......南阳、信阳等地邀请书法家义写辟谣春联送上美好祝福,郑州、新乡等地悬挂辟谣灯谜寓教于乐,更有濮阳深入民俗表演现场进行辟谣宣传。
商超里的辟谣——
开封、漯河等地用好用活商场、景区电子大屏,滚动播放网络辟谣宣传视频,在超市、大集等醒目位置“支摊”宣传,与群众面对面交流,点对点宣传,切实筑牢网络谣言“防火墙。
影院里的辟谣——
商丘、焦作等地走进影院,为群众送上“辟谣春节档”,在映前播放网络辟谣公益宣传视频,累计播放4000余场,观看人次超50万。
社区里的辟谣——
三门峡、南阳等地深入街道、社区开设“辟谣课堂”,以专题讲座、“辟谣春晚”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,提升公众识谣辨谣能力,让网络辟谣知识入脑更入心。
茶话会里的辟谣——
许昌等地举办网络名人新年辟谣茶话会,鼓励网络名人加入辟谣宣传队伍,持续提升网络辟谣的社会知晓度和参与度。
画好“同心圆”,深化网络谣言综合治理
充分发挥全省网络辟谣联动机制作用,及时加强与文旅、交通、公安、市场监管等部门协同联动,紧盯春运、文化旅游、经济金融、庆祝活动、食品安全等重点民生领域,加强网上谣言信息巡查监测力度,提升谣线索核实查证速度。辟除新乡、许昌等地“允许储存燃放烟花爆竹”等谣言信息10条,省、市、县(区)三级网络辟谣传播矩阵第一时间转发宣推辟谣信息,壮大主流舆论声量,压缩谣言传播空间,全力守护广大人民群众共度“清朗年”。
网络辟谣一直在路上,接下来,我们将继续深耕网络辟谣宣传,从“心”出发,向新而行,聚焦“e起护企”“网络普法”“情系尊长”等主题持续开展系列宣传活动,不断汇聚网络辟谣正能量,与广大网民一道,共同守护安全、清朗、活力的网络精神家园!